AI运途大分化: 硬件“吃肉” 软件却“喝不上汤”

花花2024-09-14热点分享78

行情图


  上半年,随着AI领域的算力需求急剧攀升,AI硬件市场高歌猛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在Wind人工智能板块43家公司中,17家硬件相关AI企业(所属行业为技术硬件与设备、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2165.68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平均值为140.54%。

  相比之下,软件与服务业“大部队”整体盈利略显乏力,26家公司总营收14406.58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平均值为-60.92%。

  为什么会出现硬件“吃肉”,软件“喝不上汤”的现象呢?

  有机构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硬件的发展是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基础。强大的硬件性能可以为软件提供更好的运行环境,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在当前阶段,硬件的创新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软件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优化。与硬件相比,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这也意味着软件企业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资源,以保持竞争力。

  AI硬件业绩飞起

  上半年,AI硬件领域可谓风光无限。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从数据中心到工业自动化,AI硬件的身影无处不在。

  智能汽车领域,AI芯片的应用使得汽车的自动驾驶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数据中心,高性能的AI服务器为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提供了强大支持。

  在AI驱动下,半导体产业复苏和需求上升,相关企业迎来业绩放量。

  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前三名均被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行业包揽,分别是韦尔股份(603501.SH)、瑞芯微(603893.SH)、澜起科技(688008.SH),上半年,这三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高达792.79%、636.99%、624.63%,营收增速分别是36.5%、46.44%、79.49%。

  以瑞芯微为例,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市场的增长为其带来了显著业绩增长,公司在AIoT各产品线持续渗透,在汽车电子、机器视觉、工业应用、教育及消费电子等领域继续突破,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提升。

  从营收增速来看,上半年中际旭创(300308.SZ)、润泽科技(300442.SZ)、新易盛(300529.SZ)三家的增速均超过100%。

  其中,中际旭创与新易盛均为光模块领域上市公司,上半年分别实现营收107.99亿元、27.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7%、109.07%;净利润分别为23.58亿元、8.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4.26%、200.02%。

  根据光模块行业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发布的2023年全球Top10光模块厂商中,中国已占7家,中际旭创位列第一。

  山西证券研报指出,在AI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下,上半年北美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四家科技巨头CapEx(资本支出)89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GPU龙头英伟达上半年实现营收560.8亿美元,同比增加171%,下游资本开支增加叠加AI占比提升,AI基础设施市场快速爆发。

  在GPU集群从万卡到十万卡、英伟达持续推出新款网卡、交换机升级网络端口的背景下,光模块与GPU的配置比例持续增加,800G以上高速光模块市场爆发更为猛烈。

  根据LightCounting7月最新报告,2024全球用于AI集群的光模块市场将超过40亿美元,同比翻倍以上,2025年则有望超过70亿美元,2029年达到120亿美元。AI市场2023~2026将持续处于高增长阶段,其后斜率趋缓但继续增长。

  润泽科技也跻身增速三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5.75亿元,同比增长112.4%;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增长37.64%。

  今年上半年,润泽科技AIDC业务收入达到20.54亿元,同比增长1147.85%。公司较早掌握了一线城市周边稀缺的土地、能耗、电力等核心基础资源,全国合计布局了约61栋智算中心、约32万架机柜。公司还将自研的液冷技术全面应用于全国多园区的下一代新型智算中心项目,为大模型训练提供支持。

  今年以来,国内外头部科技企业在大模型领域的进展显著,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算力投入,推动了算力规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将增长到35%。

  “作为一线从业者,我们认为这波AI产业机遇与2015年、2016年的移动互联网机遇非常相似,区别可能在于技术衍生更快,马太(金麒麟分析师)效应更显著。虽然机遇更难抓住,但是一旦把握住,客户黏性会更强。”润泽科技相关负责人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

  软件商业化有待破题

  与硬件的繁荣相比,AI软件领域则显得有些落寞。尽管众多的软件开发者在努力创新,但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软件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量的AI软件产品在功能上大同小异,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使得用户在选择软件时往往面临着困惑,也使得软件企业难以脱颖而出。

  其次,软件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与硬件产品可以通过销售获得直接收入不同,软件的盈利模式更加复杂。许多AI软件企业依赖于风险投资和政府补贴,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此外,软件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软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也增加了软件的开发成本。

  在上述43家AI板块成份股中,软件与服务业“大部队”整体盈利略显乏力,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平均值为-60.92%。

  IDC发布的《2024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显示,软件公司最终会变成智能系统运行商,其中改造现有软件实现智能化升级、重构应用架构和模式是两大重点。

  目前,许多企业仍在探索如何通过AI技术实现盈利。比如开发基于AI的应用工具、提供AI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通过广告、会员服务等方式实现变现。

  但总体来看,软件企业的AI商业化路径尚未跑通。

  上半年,科大讯飞(002230.SZ)、太极股份(002368.SZ)、昆仑万维(维权)(300418.SZ)、启明星辰(002439.SZ)四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644.59%、412.94%、208.64%、198.6%。

  据悉,太极股份正推进内部业务结构优化,上半年加强了战略转型期在数据库和数据要素等核心产品和战略性市场的投入,销售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导致公司上半年出现阶段性亏损。

  科大讯飞利润端有所承压,主要是在大模型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及大模型产业落地等方面新增投入超过6.5亿元,以及投资收益、其他收益等同比减少所致。

  启明星辰也将利润的下滑归因于加大研发投入。

  与科大讯飞、启明星辰类似,昆仑万维上半年利润端有所承压,也是由于公司加大AI研发投入及投资业务波动影响。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尽管研发投入在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是推动企业和整个行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业务拓展的关键驱动力

  而将AI与主业快速融合的企业,在AI商业化落地过程中得以先人一步。

  比如金山办公(688111.SH),订阅业务作为其核心增长引擎,2024上半年收入19.73亿元,占总收入比约82%,同比提升近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随着WPSAI开启商业化进程,金山办公累计年度付费个人用户增长至3815万,主要产品月活设备数达6.02亿,均创历史新高。机构业务方面,WPS365全面嵌入AI能力,企业客户在公有云市场的渗透率加强,SaaS模式转型初见成效。

  长远来看,持续的研发投入是推动AI软件行业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而找准发力点、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将是企业破局的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我们这个小小的物种竟以为能掌控整个地球”

“我们这个小小的物种竟以为能掌控整个地球”

专题: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瑞米·里夫金(Jer...

低空经济“飞出”7只翻倍股 基金经理看好明年订单放量

低空经济“飞出”7只翻倍股 基金经理看好明年订单放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低空经济,将其列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作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