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得更厉害了。”
这是在12月26日举办的中国机器人网年会上,企业代表们在回顾2024年机器人行业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行业“卷”主要体现在价格之上。以协作机器人为例,高工机器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产品均价为9.73万元,已同比下降了11.87%。而进入2024年,协作机器人的价格还在继续下滑。
高工机器人在今年的走访调研中了解到,6公斤负载的六轴机器人价格最低已经打到2万多,5公斤负载的协作机器人价格最低已经打到不足3万元。
界面新闻在采购平台上看到,有的品牌六轴协作机器人报价已跌破万元。
“今年最大的感受是,销量增加了,收入反倒下降了。”新时达(002527.SZ)机器人事业部副总经理黄国辉在会上表示。
在黄国辉看来,内卷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增速低于企业扩张增速。部分传统行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但新兴行业还没有起量。
配天机器人总经理索利洋指出,当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内和进口设备的占比维持在50%上下,在此前提下,国内企业的产能相较于需求存在产能过剩,“企业为了让产能充分发挥,需要尽量多接单,自然促成了‘卷’的局面。”
同质化也是内卷原因之一。黄国辉举例称,仅在新时达周边100公里以内就约有六、七家减速机厂,每一家提供的产品类型几乎一致,“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拼价格。”减速机是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降低电机转速并增加扭矩,从而使机器人能够平稳、精确地执行各种动作。
同质化的背后,是进入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门槛在降低。
卡诺普机器人副总经理邓世海指出,十年前,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随着行业快速发展,如今已经可以随时买到各种零部件组装成工业机器人,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叠加资本对于行业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加速了各路玩家的疯狂涌入。
埃夫特(688165.SH)董事长游玮将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一拥而上、过度内卷、一地鸡毛、剩者为王、规范秩序、健康发展。当前,机器人行业正处于“过度内卷、一地鸡毛”的阶段。
在游玮看来,当前内卷的核心在于企业、行业和客户认知的滞后,以及行业标准的不完善。这种情况下,终端客户缺乏对“优劣产品”的清晰判断,导致价格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他提出,机器人行业要穿越内卷,必须实现三个关键:企业应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品质,通过产品力取胜,而非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测试体系,让客户清楚了解什么是“好产品”;加强客户对机器人产品的认知,引导市场回归生产工具的本质价值,让价格不再是唯一决策因素。
中科新松总经理李法设指出,机器人行业依然是有门槛的行业,但门槛需要业内同仁一起携手设定。“需要给行业一个有序的、标准化的发展环境。”李法设说。
游玮表示,尽管当前中国机器人市场处于阶段性下行周期,但未来整体向上的态势具有确定性。他给出的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整体销售规模将有三倍增长,到2028年有望突破100万台/年。
周五,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称,自己无意出售所持有的Truth Social股票。特朗普媒体科技(DJT)拉涨,盘中因大幅波动而临时停牌。周四该股暴跌22%,被...
银行揽储又有压力了。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部分储户逐渐将存款资金转向更高收益的投资渠道,这一趋势在今年9月至10...
【20250108生猪:现货回调,期货跟随走弱 观点小结 &ems...
又见公告“笔误”,国海证券的承诺“算数”吗? 继金通灵(维权)”案双罚之后,国海证券作为监管盖戳的“违规”主体,激起了投...